丽水缙云籍一级演员陈丽俐,获“中国戏剧梅花奖”!
丽水缙云籍一级演员陈丽俐,获“中国戏剧梅花奖”!
丽水缙云籍一级演员陈丽俐,获“中国戏剧梅花奖”!
潮新闻 共享联盟·缙云 汪易霖(wāngyìlín) 见习编辑 吴柯沁
5月21日晚,中国戏剧界的最高荣誉(róngyù)——第32届“中国戏剧梅花奖”揭晓。丽水缙云籍一级演员陈丽俐凭借《碧桃花·拷打(kǎodǎ)提牢》《穆桂英·辕门斩子》《白蛇传·水斗断桥》三折(sānzhé)经典剧目,以(yǐ)文武兼备、刚柔并济的表演,摘得此殊荣。
血脉里的(de)锣鼓声 从戏台边到梅花奖台
1986年,在新建镇钦村的(de)老戏台边,襁褓中的陈丽俐(chénlìlì)已开始(kāishǐ)枕着锣鼓声入眠。外祖父母、母亲(mǔqīn)、姨妈、舅舅均为专业婺剧演员,父母曾创办民营剧团,母亲李恋英是台柱子,父亲是琴师,这种浸润式的戏曲环境,加上(jiāshàng)独有的天赋,让她三四岁就能客串孩童角色。七岁时父亲在演出(yǎnchū)期间猝然离世,母亲独自抚养姐妹二人,但婺剧的种子早已深深扎根在陈丽俐骨子里。
1997年(nián),12岁的陈丽俐考入金华市武义县第二职校戏曲班学习武旦。清晨五点的压腿翻跟头(fāngēntou)、练嗓子、练“圆场步”;熄灯后打着手电背台词,连梦境都浸染着水袖(shuǐxiù)翻飞的韵律。近乎(jìnhū)地狱般的训练中,陈丽俐刻苦、执着,年纪最小的她在学校中脱颖而出,常担任大戏(dàxì)主角。
2000年(nián),陈丽俐以(yǐ)优异成绩毕业,入职杭州市(hángzhōushì)越剧二团,成为团内首位融合婺剧(wùjù)身法于越剧表演的演员。2003年,放不下婺剧的陈丽俐加入了义乌市婺剧团,主攻花旦,终于回归到了她热爱的婺剧中去。
2007年,她停薪留职赴(fù)中央戏剧学院进修话剧表演。白天研习斯坦尼体系,夜晚钻研戏曲理论,这种跨界学习让她的表演更具层次感(céngcìgǎn)。正如她在(zài)《赤壁周郎》中饰演小乔时,将话剧的即兴训练融入婺剧程式,创造出刚柔并济的表演风格(fēnggé)。
2013年,陈丽俐(chénlìlì)进入浙江婺剧团(现称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),据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党总支副书记严立新说,“丽俐是一位既有天赋,又勤奋努力的年轻演员。”到目前为止,她已经主演了将近(jìn)10部剧目,每年上(shàng)百场演出(yǎnchū),包括下基层到田间地头给农民朋友们(men)演出,多次出访新加坡、韩国、葡萄牙、希腊、瑞士、奥地利等(děng)近3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对外文化交流。
文武双绝 三折戏里的(de)艺术巅峰
5月10日晚在上海天蟾(tiānchán)逸夫舞台竞梅的(de)三折戏,是陈丽俐艺术生涯的缩影。
《碧桃花・拷打提牢》中,陈丽俐塑造(sùzào)蒙冤的洪苏秀,从哀婉到控诉,嗓音清亮如裂帛,眉眼间尽显绝望与不屈,甩发、跪步、水袖等身段设计行云流水,生动演绎出(yǎnyìchū)了人物的胆怯、悲情色彩和坚韧(jiānrèn)感,评委赞叹其“以声塑魂,将传统婺剧的叙事张力推向(tuīxiàng)新高度”。
《穆桂英・辕门斩子》里,陈丽俐饰演的穆桂英兼具巾帼英雄的豪迈和青春少女的率性真诚,表演中会有(yǒu)一些娇嗲俏媚的表情动作,将刀马旦的飒爽与花旦的俏皮熔于一炉。尤其(yóuqí)那句“你不爱他,媳妇儿(xífùer)爱他!”的大胆告白,将婺剧的民间(mínjiān)活泼色彩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《白蛇(shé)传・水斗、断桥》是婺剧“文戏武做”的典范。当陈丽俐与搭档楼胜、张莹联袂演绎《断桥》时,三人(sānrén)身姿(shēnzī)如流动雕塑,将“唱煞白蛇,做煞青蛇,跌煞许仙(xǔxiān)”的婺剧精髓推向极致(jízhì)。陈丽俐饰演白素贞,通过一连串的“蛇步”和颇具难度的舞蹈身段展现出白蛇的柔美,更在激烈武戏后(hòu)迅速收拢情绪,以稳定的声线完成大段演唱,将白素贞的深情与坚韧演绎得淋漓尽致。
这三折戏横跨乱弹、徽戏、滩簧三种声腔,对演员的嗓音条件(tiáojiàn)和表演跨度都是极大考验。陈丽俐凭借(píngjiè)自幼的声乐功底和多年的舞台积淀,在不同角色间自由切换,将(jiāng)婺剧“文武兼备”的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。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、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一级演员、许仙的扮演者楼胜(lóushèng)是和陈丽俐有非常多合作(hézuò)的搭档,在楼胜眼中,进团比自己(zìjǐ)晚一年的陈丽俐,这些年一直不停进步:“我在她身上看见了美兰(měilán)老师的影子。这次她表演的3个(gè)折子戏都是几代婺剧人的心血结晶,也是陈美兰老师艺术生命的延续。”
戏比天大 赤子之心的永恒坚守(jiānshǒu)
平日里,陈丽俐总是没日没夜地“泡”在排练厅(páiliàntīng),一句唱腔、一个指法打磨无数遍。她始终坚信,只有台下成百上千次的练习,才能成就台上一瞬间(yīshùnjiān)的绝美(juéměi)艺术。这种严苛的训练,正是婺剧(wùjù)代代相传的精神密码。
从艺20余年来,陈丽俐成功塑造了白素贞、李三娘、貂蝉、铁梅、吴遮五、樊梨花等数十个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,代表剧目有《白蛇传(báishéchuán)》《连环计》《红灯记》《白兔(báitù)记》《橘红满山香》《闯王(chuǎngwáng)旗(qí)》《信仰的味道(wèidào)》等。其中《白兔记》《忠烈千秋》入选(rùxuǎn)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,婺剧现代戏《信仰的味道》入选 2020年全国舞台艺术重点主题(zhǔtí)创作计划(jìhuà)、文旅部“百年百部”重点扶持作品、浙江(zhèjiāng)省“五个一工程”奖,婺剧《女儿国》《闯王旗》入选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资助项目。曾荣获第29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、浙江省第十三届戏剧节优秀表演奖(biǎoyǎnjiǎng)、2017“新松计划”浙江省青年戏曲演员大赛金奖(jīnjiǎng)、第六届“浙江戏剧奖·金桂表演奖”等奖项。主演的《姐妹易嫁》选段(xuǎnduàn)代表婺剧首次亮相2016央视(yāngshì)猴年春晚,先后受邀参加亚洲文化嘉年华、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新春团拜会、央视元宵晚会等演出活动。
从缙云乡间戏台(xìtái)到(dào)梅花奖舞台,一路走来,陈丽俐(chénlìlì)用三十年光阴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戏曲精神。谈及(tánjí)获奖感受,陈丽俐坦言:“这次获奖是我从艺(cóngyì)生涯以来获得的最高认可。梅花奖绝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,是属于我们整个团队的,十分感谢我的老师、院团领导对我的悉心培养,更要感谢团里的每一位成员,是他们的辛苦付出(fùchū),将我托举到了‘梅花奖’的舞台。”
她(tā)的故事,是(shì)个人奋斗的传奇,更是婺剧这一古老剧种在新时代焕发新生的缩影。正如她在《白蛇传・断桥》中塑造的白素贞,既有雷霆万钧的凛凛豪情,又有润物无声的脉脉柔情,最终(zuìzhōng)在传统(chuántǒng)与现代的交融中,绽放出永恒的艺术光芒。


相关推荐
-
平凉华亭:端午里的温情与乡愁
-
汶上县农村道路“焕新颜”乡村振兴“启新篇”
-
河北芦台: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
-
旗舰店长沙盛启 探寻“健康宝藏”
-
沉浸式精品微课,带给官兵满满的体验感正能量
-
中国日报看山西|山西立法保护文物
-
上海地铁集中劝阻 “小板凳”行为,已在9号线和11号线展开
-
幼小携手共成长科学衔接零距离——台江县城关四幼走进城关三小开展幼小衔接活动
-
聚焦高质量发展|安徽巢湖:文旅“一业兴” 赋能“百业旺”
-
滕州中心人民医院举办省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基层巡讲学术活动
-
平凉华亭:端午里的温情与乡愁
-
汶上县农村道路“焕新颜”乡村振兴“启新篇”
-
河北芦台: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
-
旗舰店长沙盛启 探寻“健康宝藏”
-
沉浸式精品微课,带给官兵满满的体验感正能量
-
中国日报看山西|山西立法保护文物
-
上海地铁集中劝阻 “小板凳”行为,已在9号线和11号线展开
-
幼小携手共成长科学衔接零距离——台江县城关四幼走进城关三小开展幼小衔接活动
-
聚焦高质量发展|安徽巢湖:文旅“一业兴” 赋能“百业旺”
-
滕州中心人民医院举办省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基层巡讲学术活动
-
平凉华亭:端午里的温情与乡愁
-
汶上县农村道路“焕新颜”乡村振兴“启新篇”
-
河北芦台: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
-
旗舰店长沙盛启 探寻“健康宝藏”
-
沉浸式精品微课,带给官兵满满的体验感正能量
-
中国日报看山西|山西立法保护文物
-
上海地铁集中劝阻 “小板凳”行为,已在9号线和11号线展开
-
幼小携手共成长科学衔接零距离——台江县城关四幼走进城关三小开展幼小衔接活动
-
聚焦高质量发展|安徽巢湖:文旅“一业兴” 赋能“百业旺”
-
滕州中心人民医院举办省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基层巡讲学术活动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